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、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,无细胞壁结构,像是没有穿“外套”的细菌,75%酒精和含氯消毒剂(如84消毒液)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。
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。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。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。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,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,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。
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?
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,传染性强,潜伏期较长(1~3周),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。肺炎支原体还可经气溶胶传播,以及通过接触带有病原体的衣服、浴巾等物品而传播。
感染后主要症状有哪些?
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不一,从无症状到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支气管炎、细支气管炎、肺炎等均有可能,发热一般持续2~3周,可高达39℃以上,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,咳少量黏痰。极少数支原体肺炎重症患者可致死亡。
由于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,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,如大家熟知的青霉素类、头孢类等抗生素,都无法杀死它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,如罗红霉素、阿奇霉素,目前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。因此,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,应及时就诊,尽快查明病因,规范治疗,切忌自行盲目用药。
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?
目前尚没有特异性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,且感染后仍可能再次感染。因此,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,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(1)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,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外出时佩戴口罩。
(2)注意手卫生,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、洗脸。
(3)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饮食注意营养搭配,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(4)学校、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,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,加强健康监测,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。
注:本文相关文字、图片来源于网络